聚焦丨“美育改革”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开创美育新纪元

近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正式出台。《意见》就“加强顶层设计”,“突出问题导向”和“注重统筹整合”等内容规划新时代学校美育战略布局。《意见》在改进教育教学方面明确提出,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展)。对此,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推进教改首先要转变观念,让全社会认识到美育对一个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让社会了解,加强学生美育工作,并不是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更不会影响文化课学习的成绩,反而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美育作为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抓共管已是常态:“艺术素质测评结果将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2014年《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优化美育资源配置”(2015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推进美育机制和评价体系日益完善,提升高校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图源网络直至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艺术不再是“兴趣课”,而是“必修课”!要持续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对准“五育并举”体系中的短板弱项,保持定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让“软任务”成为“硬指标”!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则是将“硬指标”的早日实现正式提上日程,这标志着新时代下的中国学校美育将在这一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和跨越!美育改革各地并起,“刚需化”进程进一步推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意见》答记者问”时谈到:江苏、湖南、云南和河南等四省已推进艺术进中考;山东、四川、山西、内蒙和吉林等12个地市开始实行美育中考改革。用中考来推动美育,是多个方面、不同维度的最优选:中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正处于活跃期;相较于高中生和小学生来说,初中生的可塑性更强,预期效果展示更为明显。这一举措将素质教育和应试实际相结合,打破思维局限,创新教学模式。《意见》指出:美育中考评测将立足于提高学生全面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结合具体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王登峰表示:目前,云南省美育中考分值已占40分,这个试点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我们要将长期以来在学校美育工作中所积累的有效的、有益的方法、路径、做法要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拓展。下一步我们要把美育中考的工作做的更加扎实,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 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官网纵观校内外美育发展实际,在实践中能够为全面推行美育中考创造社会价值、有效落实“硬指标”的着力点莫过于竞赛。以赛促学,为青少年成长赋能!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以专业、严格、公平的赛事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美育能力的绝佳平台,增强学生美育熏陶。大赛用行动夯实“硬指标”的社会基础,通过美育竞赛, 在孩子心中播下美育的种子,形成螺旋上升的经验结构,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响应时代号召,引领改革先河早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就有对教学体系改革的明确要求:应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补齐短板、夯实基础,着眼长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教育现代化势必要加快进程。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定位于丰富青少年艺术领域,拓宽造型艺术形式,培养造型艺术人才,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赛的举办反映时代要求,顺应未来发展趋势,为教育现代化目标奠定美育校外实践基础的行动计划和施工图,响应全国教育大会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时代号召,让学生可以在竞赛过程中,从内在心灵、外象行为、言语表达,礼乐才能等各方面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的风采。美育改革重点强调,校外实践逐步加强 《意见》在“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中重点强调:“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将“校内”与“校外”巧妙衔接。大赛进入校园,面向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和专业组等五大组别征集作品,中小幼全面覆盖,在最大程度上做到“面向人人,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团体报名的参赛方式极大程度上方便了学校管理,更能在宏观上看到学校整体美育成效,方便以后有计划、有针对的进行相关改进;大赛联合众多协办机构,在全国各地如:广东、山东、湖南、河北等设立分赛区,整合各地校外实力雄厚的艺术机构,以身作则,凝聚共识,全力助推大赛有序、顺利进行,“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学校美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坚持正确方向,增强文化自信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以“能够反映新时代民族精神和民族心声的人、事、物为创作主体”,坚持正确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作为大赛的潜在要务坚决实施。“鼓励创作中蕴含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元素”的附加条件,有利于“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增强文化自信”,和《意见》的方针指引不谋而合。做好校外实践,打造精品大赛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由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和北京赛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既有丰富的赛事经验支撑,又有完善的平台运营服务。大赛在充分调研中小学艺术教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动态加以合理拓展,共设计: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工艺设计和3D打印等六大类别,面向全国幼儿、小学、初中和高中等四个组别征集作品,以实际行动“健全面向人人的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美育改革,以赛促学当为排头兵!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意见》的出台使得大赛举办更为规范;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将以《意见》为进一步的指引准则,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不断推动传统教育向美育教育、素质教育全面革新;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将美育、竞赛与互联网相融合,多种类别,线上征集,与社会结合,和时代接轨。大赛坚持“以赛促学”的办赛理念,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竞赛,让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所长,同时还可以和同学交流、成长,探寻神秘而又美丽的美育新天地。 结语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在“教育大会精神”、《意见》等的方针指引下规范、专业办赛,自启动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生反映大赛各组别: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专业组等,全组别反响强烈。各学段学生积极参与,提升自身美育能力,助推美育变革全面落实。报名方式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分为个人报名和团体报名两种报名形式。日前,大赛个人报名阶段已结束;团体报名正在进行中,选手请通过官网(https://contest.cacart.org.cn/)各赛区联系人处报名参赛。

2020-12-19 一起竞赛网

愿你懂得世间一切美好 | 初中组

       总决选已备演讲的主题是 “... is beautiful"。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需要选手自己将题目补充完整,体现他们不同的情感、观念与思考。而选手们最终的选择也确实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第一个上场的选手就剑走偏锋。来自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的罗贤越提出了“Prejudice is beautiful”的观点。偏见怎么能是美的呢?原来罗贤越把偏见分为了积极偏见和消极偏见。后者是狭隘的、有敌意的,而前者则蕴含着一种乐观的态度,即使在困境中也能看到希望。罗同学开场就对评委们说道:“你们是最美评委。”他又自嘲:“第一个出场很难赢吧,但是我不信。”这些都可以说是偏见,然而却可能激发积极的力量,进而带来美好的结果。罗贤越举重若轻地完成了自己的论证,赢得了全场的掌声与笑声。来自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的罗贤越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吴东旭的选择也很有趣,他认为:Ambition is beautiful。他从反对现在流行的“丧文化”、“佛系青年”入手,先声夺人吸引了听众们的注意力。接着又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曾经失败两次,但没有放弃,才走到今天的总决选。最后他更是提出“野心是人类发展的动力”,并且用北斗系统、马斯克、乔布斯等例子证明野心是如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真是有理有据!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吴东旭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朱宸仪为演讲带来了独特的女生视角。她的主题是“She is beautiful”。她开场就讲到了自己的担心:“我的头发还整洁吗?我的衣服还好吗?”这其实是很多女生从小就被培养起来的外貌焦虑。不仅如此,很多女性还从小被灌输“就应该喜欢蝴蝶结和洋娃娃”、“不擅长也不会对数学感兴趣”等观念。但朱宸仪是一个“非典型”的女孩,她喜欢数学,她的榜样是居里夫人、屠呦呦等女性科学家。她希望有一天女性能不仅仅被外貌所定义,而是被欣赏到各自不同又真实的美丽。她的感受也是很多女生所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因此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朱宸仪来自中国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的贺恩浓是线上参赛,她也从自身经历出发,论述了“独处之美”(Being alone is beautiful)。她坦承自己并没有很多朋友,但与自己相处也是很美好的体验。她认为向他人寻求认同与快乐就像是无底洞,我们应该向内看。独处是需要勇气的,但当你真正了解并珍惜自己时,你就不会感到孤独。她的演讲充满哲学的思辨性,既有深度也有现实意义,引发了观众的沉思。来自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的贺恩浓       最后一位出场的选手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尾。来自中国香港圣保罗男女中学的李乐晴也是线上参赛,她讲述的主题是梦想很美(Dreaming is beautiful)。李乐晴曾经是一个害羞的小孩,成绩不好也不自信,但她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在成千上万的人面前演讲。她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而今天她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说到:今时今日人们被那么多目标所限定 —— 我们要接受好的教育、我们要找到好的工作、我们要结婚、我们要买一幢大房子……但是,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我们的梦想在哪里呢?忠实于自己的梦想,你会勇敢,你更可能成功,你也会发现生活更加美好了。这样充满希望的话正是我们需要的正能量啊!来自圣保罗男女中学的李乐晴

2020-12-19 一起竞赛网

致2049:“00后”们的“四十正好” | 高中组

       那么,对于那时的世界与自己,这些十几岁的少年们都会说些什么呢?拯救正在消失的记忆 南京外国语学校王心怡       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王心怡从自身的家庭故事出发,分享了除了生死,还有一个我们触不可及的世界。王心怡的外公年轻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她的印象中,外公坚毅又睿智,也会在她面前露出温情的一面。然而在外公的晚年,阿尔茨海默症渐渐偷走了他的记忆。病痛不光折磨着外公,也成为了他们一家人难以言说的痛。然而,如今的世界却仍然对这种疾病束手无策……       因此,将来她会致力于脑科学研究,成为众多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科学家的一员,更希望在未来的2049年,他们已经攻破了阿尔兹海默症的难题,让外公的悲剧在其他家庭不再发生。“女孩们无所不能!” 深圳外国语学校 余美伦       深圳外国语学校的余美伦则从女性角度出发阐述自己的观点。她在演讲中提到,如今在中国以及全球还有很多女童没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依然存在着许多性别不平等现象。但是,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女性先驱,为消除性别不平等而努力奋斗。她希望,通过自己这代人的努力,在未来的2049年,女性们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休产假,真正实现男女同工同酬,都能有充足的学习机会,以知识武装自己。而等到了那一天,女孩们自然也无需再穿上那件“Girls can do everything”(女孩们无所不能)的口号T恤,因为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毕竟,妇女的确能顶半边天,不是吗? 父子横跨三十载的对话 来自澳门粤华中学的范高做线上演讲       来自澳门粤华中学的范高通过视频连线参加了本次总决赛。在演讲中,他以父亲的口吻,给自己未来的孩子写了一封信。到2049年,他的孩子或许与如今18岁的自己差不多大,或许也会好奇,自己父亲的少年时代是什么样子。       在这封跨越近三十年的信中,他回顾了自己童年跟随家人从湖州迁往澳门,眼前的一切与自己先前的生活都如此不同的经历。随着年岁渐长,他也对澳门这个城市有着更深的理解:澳门不是只有奢华的赌场,更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一个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重要平台。而到了2049年,澳门更是会发展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给予他未来的子女更广阔的成长发展空间。评委们都怎么说?那么,对于总决赛比赛的主题以及赛场上选手们精彩的发言,现场评委们都有什么样的点评呢?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副理事长柯彦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副理事长柯彦玢认为,2020-2049年的这段时间,可能是涵盖了这一代高中生最黄金的时代。王心怡选手分享的阿尔茨海默症的故事可以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出发,展望自己的梦想,体现了自己对家人,乃至对全人类的关怀。北京语言大学应用外国语学院长陆薇认为,粤华中学范高同学的演讲给以备演讲的主题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他在演讲中呈现了澳门目前以及2049年未来的状况,呈现了不同的思路与视角。 北京语言大学应用外国语学院长 陆薇曾是“21世纪杯”演讲比赛获奖选手的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秘书长詹成认为,《A Letter to 2049》这个主题很有意思,这个时间点不光是未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以及“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年份。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秘书长詹成在他看来,很多选手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但这个题目讲国家的发展和变化,话题不能过大过空,需要选手进行一番设计,可以从自己成长生活经历出发,将国家社会,甚至人类的发展结合起来,大中见小,脚踏实地。 

2020-12-19 一起竞赛网

推动全球青少年真诚对话 唱响命运共同体时代强音 ——“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暨第二届“一带一路”青少年英语演讲比赛在广州闭幕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玲、专家评委、腾讯教育副总裁/腾讯在线教育部总经理陈书俊、VIPKID学术副总裁刘宝胤出席并为获奖选手颁奖。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外交学院的曾恺来和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王心怡分获“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组冠军和“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高中组冠军,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刘梓沛获得青年组冠军。来自沙田学院的岑沛欣获得“21世纪杯”中学生英语演讲大会初中组的冠军;来自三亚市吉阳区南新小学的张浩睿和来自贵阳市甲秀小学的熊晟涵分别获得“21世纪·VIPKID杯”小学生英语演讲大会小高组和小低组的冠军。来自上海市徐汇区逸夫小学的张诚原和伊宁市艾乐幼儿园的孜拉兰分别获得“21世纪·腾讯开心鼠英语杯”少儿英语大会小学一二年级组和幼儿组的冠军。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美国选手Wen Liu获得“一带一路”青少年英语演讲比赛总冠军;来自浙江大学的中国选手吴博晋获得亚军。 (左起)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青年组冠军北京外国语大学刘梓沛、大学组冠军外交学院曾恺来、高中组冠军南京外国语学校王心怡、小高组冠军三亚市吉阳区南新小学张浩睿、小低组冠军贵阳市甲秀小学熊晟涵、小学一二年级组冠军上海市徐汇区逸夫小学张诚原、幼儿组冠军伊宁市艾乐幼儿园孜拉兰、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玲(摄影:李健坤) 为增进“一带一路”青少年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中国日报社于去年创办了“一带一路”青少年英语演讲比赛。今年因受疫情影响,“一带一路”比赛改为线上举行,仍然吸引了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精英选手参与,大家在跨文化交流中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增进了友谊。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约400名青少年汇聚一堂(含20名线上竞技的港澳台选手),在“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中围绕不同主题发表演讲,用真诚的语言向祖国致敬,用思想的火花点亮未来之光,自信地展示出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的风采。其中,多位选手围绕今年的“抗疫”故事展开讲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了新的呼唤。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玲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影响,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许多选手在演讲中讲述了自己亲历的“抗疫”故事,用深度思考和理性表达彰显了新时代青少年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同时,“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的青少年不但用语言分享了各自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更用实际行动演绎了本届总决赛的主题——尽管相隔万水千山,我们的心始终相依。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玲致辞。(摄影:李健坤)“腾讯开心鼠英语作为腾讯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战略布局产品,一直秉承激励式学习的理念,希望通过AI技术、内容数字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孩子们在幼教的年龄阶段真正爱上这门学科,”腾讯教育副总裁/腾讯在线教育部总经理陈书俊表示。据了解,腾讯开心鼠在本次活动中开放了AI语音识别功能帮助选手们纠正发音,并通过AI自适应帮助每一位选手形成个性化的训练内容,帮助他们不断成长与进步,用更地道的英语与世界对话。 腾讯教育副总裁/腾讯在线教育部总经理陈书俊致辞。(摄影:李健坤)VIPKID学术副总裁刘宝胤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一家在线英语教育品牌,VIPKID致力于“为每一位孩子插上语言的翅膀,自由地行走在这个星球上”。今年,全世界都在经历新冠疫情的考验,VIPKID和“21世纪杯”联合发起的“致敬逆行者公益演讲活动”为20多万孩子提供了发声的舞台,他们的每一次发声都凝聚着战“疫”必胜的决心和鼓励。今后,VIPKID愿与“21世纪杯”一起努力,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孩子自信的声音。 VIPKID学术副总裁刘宝胤致辞。(摄影:李健坤)今年“21世纪杯”比赛恰逢国庆,主办方在颁奖典礼上安排了特别演讲环节:我和我的中国故事——不同年代话“21世纪杯”。叶梓珺、汪淇、汪栎宬、范悦航、王冠、吴敏苏等六位不同年龄段的嘉宾在演讲中回忆了自己与“21世纪杯”的渊源,并从抗疫斗争、文化交流、时代变迁等角度展开阐述,在“21世纪杯”的舞台向祖国献上了最真挚的祝福。颁奖典礼上,中国日报社宣布成立(中国)“21世纪杯”英语演讲队,成员包括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个组别的前三名获奖选手。他们中符合国际公共演讲比赛年龄要求的大学组和高中组队员集训后,将有机会代表中国参赛,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我国青年学子的风貌。 中国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黄庆(左一)为国家队授予队旗。(摄影:李健坤)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创办于1996年,面向全国青少年举行。该赛事是每年5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英语演讲比赛的中国区选拔赛。大赛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号召,为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和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国际化、专业性的学习交流平台。25年来,“21世纪杯”已从单一的演讲选拔赛成长为引领中国青少年思辨能力的先锋,培育中国青少年主流核心价值观的训练营,打造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前沿阵线。本届“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自2019年9月启动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各年龄段学子的热切关注,共计100多万名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历经地区初赛、复赛、决赛、校园选拔赛、互联网选拔赛等层层选拔,最终近400名选手脱颖而出,在全国总决赛的舞台上一展风采。 为鼓励更多选手参与,活跃赛场气氛,本届比赛除设置传统的冠亚季军及各级别奖项外,还在不同组别、不同阶段设置了具有特色的单项奖,如VIPKID卓越口语奖、腾讯开心鼠英语演讲之星、可口可乐中国“在乎力”特别奖等,助力获奖选手在未来的英语学习道路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附完整版获奖名单: 冠军青年组:刘梓沛  北京外国语大学大学组:曾恺来  外交学院高中组:王心怡  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中组:岑沛欣  沙田学院小高组:张浩睿  三亚市吉阳区南新小学小低组:熊晟涵  贵阳市甲秀小学小学1-2年级组:张诚原  上海市徐汇区逸夫小学幼儿组:孜拉兰 伊宁市艾乐幼儿园 亚军青年组:徐家南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大学组:龚嘉诚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高中组:黄子晋  拔萃男书院初中组:陈天予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小高组:胡倪浩榆  海贝中英文小学小低组:赵敏馨  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小学1-2年级组:区雅岚  五邑碧桂园中英文学校幼儿组:孙诗雨 重庆才儿坊幼儿园 季军青年组:张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组:王嫣  华东师范大学高中组:葛婧  杭州外国语学校初中组:贺恩浓  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小高组:晋海畅  湖畔之梦小学小低组:池欢愉  杭州市萧山区惠立学校小学1-2年级组:梁若一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小学幼儿组:陆俞希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教育幼儿园 可口可乐中国“在乎力”特别奖曾恺来  外交学院龚嘉诚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王嫣  华东师范大学左诗  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颜宇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莫雨桑  南京大学张子韬  北京外国语大学余俊义  四川外国语大学李昊勇  河南大学王梓屹  中南大学 VIPKID卓越口语奖小高组:孙辰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小低组:刘昀烨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 腾讯开心鼠英语演讲之星小学1-2年级组:张诚原 上海市徐汇区逸夫小学幼儿组:孜拉兰 伊宁市艾乐幼儿园 “一带一路”青少年英语演讲比赛冠军 Wen Liu, 美国亚军 吴博晋,中国 六强选手Alexandra,俄罗斯Lovro Filip Pavosevic,克罗地亚Suraj Samim,阿富汗Moraa Joy Michelle,肯尼亚

2020-12-19 一起竞赛网

美育“软任务”变“硬指标”?竞赛先行,当仁不让!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的出台将“硬指标”的早日实现正式提上日程,这标志着新时代下的中国学校美育将在这一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和跨越!纵观校内外美育发展实际,在实践中能够有效落实“硬指标”的着力点莫过于竞赛。以赛促学,为青少年成长赋能!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以专业、严格、公平的赛事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美育能力的绝佳平台,增强学生美育熏陶。大赛用行动夯实“硬指标”的社会基础,通过美育竞赛, 在孩子心中播下美育的种子,形成螺旋上升的经验结构,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改革各地并起,“刚需化”进程进一步推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意见》答记者问”时谈到:江苏、湖南、云南和河南等四省已推进艺术进中考;山东、四川、山西、内蒙和吉林等12个地市开始实行美育中考改革。美育中考评测将立足于提高学生全面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结合具体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图源网络美育改革重点强调,校外实践逐步加强 《意见》在“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中重点强调:“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将“校内”与“校外”巧妙衔接。大赛进入校园,面向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和专业组等五大组别征集作品,中小幼全面覆盖,在最大程度上做到“面向人人,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团体报名的参赛方式极大程度上方便了学校管理,更能在宏观上看到学校整体美育成效,方便以后有计划、有针对的进行相关改进;大赛联合众多协办机构,在全国各地如:广东、山东、湖南、河北等设立分赛区,整合各地校外实力雄厚的艺术机构,以身作则,凝聚共识,全力助推大赛有序、顺利进行,“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学校美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将美育、竞赛与互联网相融合,多种类别,线上征集,在《意见》的方针指引下,与社会结合,和时代接轨。大赛坚持“以赛促学”的办赛理念,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竞赛,让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所长,同时还可以和同学交流、成长,探寻神秘而又美丽的美育新天地。

2020-12-16 一起竞赛网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