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成都)

2021-10-10 00:00:00 高中组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成都)(已结束)

高中组

2021-10-10 00:00:00

立即报名

(6万人已报名)

扫码分享活动

活动详情

中华环保联合会文件



中环联字〔2021162


中华环保联合会关于举办第三届

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的通知

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各有关学校、各校外教育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在“碳达峰、碳 中和”目标背景下,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树立中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和低碳意识,现遵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教监管厅函[2021]7号)的要求,中华环保联合会继续举办“第三届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
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

承办单位:北京华校聚优集团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单位:《中华环境》杂志社


二、 大赛宗旨

大赛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精神,根据《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有关要求,坚持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通过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环境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推动全民参与环境保护,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鼓励学生关注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观察自然、社会,审视自我,通过写作去认识生命、认识地球、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的当代中学生。

大赛宗旨: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


三、 大赛主题

“美丽中国,双碳有我”

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每个人的贡献。广大青少年可围绕大赛主题,结合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以身作则坚定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初心和使命,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



四、 参赛对象

高中学生(包括职高、中专等)均可参赛。


五、 参赛流程

大赛分为上学期(第一赛段)与下学期(第二赛段)两个赛段。

(一)上学期(第一赛段)安排

(1)报名及作品提交

202110 10 日—1215

2) 参赛作品评审

2021 12 16  —12 30 

(3) 初赛结果查询

2022115

(4) 全国决赛安排

全国总决赛选手从初赛二等奖及以上获奖者中按一定比例选拔确定。20222月(寒假期间),现场比赛现场评审。

  (5)  颁奖典礼

邀请决赛获奖选手代表、指导教师代表及学校代表出席,拟于20222月举行,具体时间地点等另行通知。

(二)下学期(第二赛段)安排

(1)全国决赛安排报名及作品提交

2022215日至430

  (2)全国决赛安排参赛作品评审

202251日-515

  (3)初赛结果查询

2022530

  (4)   全国决赛安排

全国总决赛选手从初赛二等奖及以上获奖者中按一定比例选拔确定。20228月(暑假期间),现场比赛现场评审。

  (5)  颁奖典礼

邀请决赛获奖选手代表、指导教师代表及学校代表出席,拟于20228月举行,具体时间地点等另行通知。


六、报名方式

大赛分团体报名和个人报名两种形式。参赛选手请按要求报名,同一身份证号码只能报名一次,报名信息一经填写不予更改。

(一)团体报名

省(市、区)教育厅(局)、各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或由愿意参与推动环境保护的社会机构组织集体参加:

   第一步:组委会为学校发送《初赛团体报名表》;

   第二步:学校填写《初赛团体报名表》后发回至组委会;

   第三步:组委会根据《初赛团体报名表》录入信息后,给参赛学生手机发送参赛通知;

(二) 个人报名

登录赛事网站https://www.17jingsai.com注册个人参赛账号,按要求填写并完善个人报名信息,即完成报名。

(三) 作品提交

每位参赛学生需交原创环保新作和环境保护研究性学习报告各一篇,作文需提供作文格式稿和电子稿,研学报告提供电子版及纸质版

方式一:电子稿随《参赛登记表》发至组委会邮箱:hbzw_21@126.com 

方式二:进入赛事网站报名完成点击地区初赛阶段即可提交作品

七、征稿要求

参赛作品由“环保创新作文” + “环保研究性学习报告” 两部分组成。

(一) 环境创新作文一律使用“大赛专用稿纸”,参赛者需在作文标题上方标注本人姓名、班级、学校、指导老师姓名。

(二) 创新作文必须符合大赛宗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内容围绕对环境及环境污染的认识、环境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绿色生活方式的探讨等。题材、文体、风格不限,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三) 创新作文字数要求:总字数控制在800 1500字 (诗歌每首20行以上)。不得一稿多投,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严禁抄袭或套用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学校及指导老师要对所推荐的作品切实负责,严格把关。 

(四) 环境保护研究性学习报告要求:参赛选手可自行下载由组委会免费提供的环境保护学习资料,在认真学习和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创作提交环境保护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要求逻辑清晰完整,文章架构合理,文字表达准确,思想内容丰富,有独特个人见解。字数1500 3000字为宜。


八、 奖项设置 

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初赛阶段以省为单位进行评选;初赛获得一二等奖的选手可进入决赛阶段。

(一) 初赛(以省为单位)设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为:一等奖5-10%,  二等奖10-15%,   三等奖20-25%。初赛一、二等奖入围决赛。

(二) 决赛(国家级)设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为:一等奖10%,  二等奖20%,   三等奖30%


九、 其它说明

(一) 大赛本着公益性、自愿参赛的原则,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 大赛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每件参赛作品进行评比(决赛期间选手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并自行购买意外保险,安全事宜责任自负)。

(三) 本届大赛将在活动官方网站及官方微信公众号实时公布大赛进程,所有获奖参赛选手的获奖情况均可在赛事网站进行查询。参赛作品一经获奖即视为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有编辑发表、出版使用权。

(四) 本届大赛参赛选手获得的初赛、决赛获奖证书均在赛事网站自行下载电子版证书,组委会不再颁发纸质证书。

(五) 所有参与大赛阅卷评审的人员,大赛组委会统一颁发聘书。

(六) 如选手在报名参赛期间出现作弊等违规行为,组委会有权取消其考试资格。

(七) 本次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学校、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八) 如因不可抗拒因素导致的大赛延期或停办,组委会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九) 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组委会所有。



注:参赛选手可提供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最多不得超过三篇,报告最高分不超过30分,有多项报告成绩及证明者以最高分计入总成绩。

决赛采用现场赛方式,作文满分70分,研究性学习报告满分30分,总计100分。初赛期间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成绩可直接带入全国决赛,也可决赛前一个月提交研究性学习报告新作(所有报告以最高分为准)。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咨询电话:010-62145102

电子信箱:hbzw_21@126.com

微信公众号:全国中学生环保作文大赛官微、一起竞赛资讯官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数码大厦12